昨天,《健康界》的一篇采访引起我的注意,这篇采访有几个核心点。
第一,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很快,各大医院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。以江苏省盛泽医院急诊科为例,现在平均每天接诊约600人,是平时的好几倍。
第二,多数人感染后都有症状,除常见的发烧、咳嗽、全身肌肉痛外,心肌炎和白肺患者比例也在增加。
第三,奥密克戎导致肺炎的风险被低估了!12月28日,杭州市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叶建明发文,讲述了自己确诊肺炎的过程。他从12月21日出现喉咙干开始,到12月24日发烧伴鼻塞加重,再到12月27日傍晚开始剧烈咳嗽,到最后的12月28日CT检查确诊新冠肺炎。
叶建明医生的经历,可以说是很多人患病过程的缩影。和医生不同的是,普通人往往没有这方面的敏感性和意识,一般不会想起去医院检查,只能在家扛着。养病如养虎,一扛着就很容易出事。
第四,有些患基础病的老人,平时看起来还算健康,但奥密克戎很可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可能有的人会说,这些老人哪怕遇到感冒也很难扛过去,这点不怪病毒。其实我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,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,他们本不用去经历这些。
虽然这些报道难免会让人恐慌,但还是很感谢这些医生和媒体的分享,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情况。与此同时也让人感到深深地担忧,还有一个多星期就春运了,届时将会掀起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迁徙,人员的流动意味着随时可能带来新一波感染高峰。人们从城市回到农村,这对农村的老人孩子们来说,无疑又是一场巨大的挑战。
12月29日,中国新闻周刊发表题为《警惕奥密克戎引起的病毒性肺炎,多地重症床位接近临界》的专题报道。报道指出,最近一周医院的救治压力明显加大,老年病人中,病情重的占比高,很多都需要住进重症病房,好转慢,重症床位因此越来越少。报道还指出,很多病人滞留在医院急诊区域,有些需要气管插管情况紧急的患者,直接在急诊区域的走廊上抢救。
与重症比例增加相对应的,是近日出现的“死亡潮”。前几天,朋友的外婆去世了,他在外婆家守灵的那几天发现了一个很细思极恐的现象:外婆所在小区里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老人去世。
因为外婆所在的是老旧小区,老年人占比较大,在奥密克戎袭来之时,他们多半没有还手之力。这种现象是很触目惊心的,当然触目惊心的不止这一点,相信大家通过这些天在网上看到的报道也发现了,死亡潮在各地都有出现。
所以,我们真的不能低估病毒,不能因为自己的轻视而抱憾终身。明明之前说的是90%无症状,很低很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,为什么现在又会出现这种情况,我觉得可能和下面几个原因有关。
第一点,可能是毒株不同。之前上海疫情时,流行的毒株是BF2,现在BA.5.2和BF.7占据主流。不过世卫组织说不同毒株在致病性上不会有本质差别,所以和毒株不同有没有关系目前还不确定。
第二点,和病毒载量有关。现在有一种说法称,感染初期吸入的病毒数量会影响病症的轻重。上海疫情时因为到处都还在管控阶段,一旦发现阳性很快就会被拉去隔离,这就导致环境中的病毒数量很少,确诊病例所接触到的病毒载量也会比较少。现在则完全相反,所以症状也可能更严重一点。
第三点,之前的数据可能存在问题。说实话,我们到现在也不能确定当初的数据是否真实、准确、科学,这一点希望有关部门最好去核查一下。反正就我现在所看到的情况来说,90%无症状这个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,因为现在感染后有症状几乎就是一大片一大片的,几乎都是一家家全员出现症状,现实中如果谁是无症状患者,绝对会被当成“大熊猫”一样看待。
第四点,可能和疫苗的有效期有关。我们很多人接种的是灭活疫苗,灭活疫苗有个优点,就是副作用很小,但相对于的保护周期就会更短,一般超过半年后保护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。上海疫情当时还是春天,很多人应该都还处于疫苗的保护器内,所以那时候症状普遍较轻。而现在不少人距离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已经过去了一年多,所以症状可能更重一点。
最近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,中原商报社旗下账号发表题为《因低估奥密克戎的毒性,上海专家正式道歉》的文章。文章指出原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、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会副主任委员缪晓辉发文道歉,在放开前,缪晓辉曾发文坚称绝大多数感染奥密克戎的人连发热症状都没有,大家不用备药。
而最近,缪晓辉又发文说了两件事,第一个是口罩,第二个是备药,因为错误判断误导大家表示道歉。
最后,说这么多,只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,奥密克戎确实没有之前那么可怕了,但也不是像有些人说得那么轻松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轻视,也不恐慌。